醍摩豆AI智慧学校

智慧教室+AI智慧教研中心+平台数据决策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1、项目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中小学生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石,其全面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和创新力。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等,明确指出深化教育评价方式改革,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及先进教育理念的广泛应用,构建一个科学、全面、有效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这一体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还能通过精准的评价机制,发挥重要的诊断、改进和导向作用,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2、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加快建立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引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总体目标
本方案旨在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坚持素养导向、通过五育评价、科技赋能等构建学生数字画像,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对学生家国情怀、遵纪守法、体质达标、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方面的关注,同时加强对学生精细化管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致力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3.1、勾勒以素养为导向的新发展
深入挖掘核心素养,形成学校在教育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整合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建立五育评价的课堂新形态
五育评价涵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个方面,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又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有助于实现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养全面、客观、动态的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
3.3、引入科技赋能的技术新生态
导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时实采集五育数据,为构建科学、全面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这些技术提高了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使得评价更加全面、深入,能够覆盖到学生的多维度发展。
3.4、构建教育决策与评价新模式
为教育者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帮助其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需求,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同时,综合素养评价系统的建立还能够推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为构建更加公平、公正、高效的教育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4、建设内容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以学生为中心,以多元化评价为核心,结合现代先进技术,构建一个“五育”评价系统,生成学生综合素质成长报告,有效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发展趋势,帮助学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

图示:建设内容架构图


4.1、智育评价
智育评价体系以学科知识为核心,深度融合先进数字技术与教育理念,贯穿于学生整个智慧课堂学习过程,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全面、精准和及时评估。该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重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图示:智育评价

在智育评价体系中,数字技术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智慧课堂中历程数据自动采集呈现于数据总览,并生成班级和学生个人成长报告。

图示:班级和个人成长报告

在智育评价体系中,通过智慧教学系统、互动反馈系统和大数据平台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即问即答、抢答、二次作答、差异化推送”等多种智慧功能,学生在智慧课堂上的互动频率、合作表现、测验成绩等数据得以自动生成,并通过深度分析和挖掘,实时生成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学业水平及学习素养的综合评价报告,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直观、全面的学习情况反馈。


图示:智慧教学场景示意

此外,智育评价还强调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评价体系不仅关注知识的传递,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例如,通过互动学习、任务学习、同伴互评、合作学习、分组协作、差异化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与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示:智慧教学方法策略

智育评价体系的数字化是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过程,它涉及到技术、数据、教育理念等多个方面的融合与创新。通过这一体系,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2艺术评价
提供音乐、美术两个学科艺术教育质量(学生艺术素养测评)评测服务,美术和音乐各占100分。用于强化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进一步推动艺术教育发展,提高艺术教育质量。

图示:艺术评价

在艺术评价体系中,学校进行音乐、美术评测后,数据自动采集,生成数据总览及班级和学生个人成长报告。

图示:班级和个人成长报告

音乐科目通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一级指标及音乐艺术特征、音乐表现形式、音乐表现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及表现作用、音乐风格与流派、乐谱识读与运用、演唱、演奏、创意表达、音乐编创和创作、声音或音乐的探索与创造、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民族和地域文化等十三个二级指标,考查学生对音乐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图示:音乐科目评测数据总览

美术科目通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一级指标及发现感受、欣赏评述、语言运用、形式表现、美术创作、美术实践、美术理解、美术阐释等八个二级指标,考查学生对美术学科应知应会的掌握情况。

图示:美术科目评测数据总览


4.3体育评价
体育评价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估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助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评价系统坚持健康至上的原则,确保学生在体育锻炼、体能检测及心理测试等活动中享受乐趣、强健体魄、完善人格、锻炼意志,实现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和谐并进。

图示:体育评价

体育评价系统需与学校体育智能设备搭配使用或人工录入技能测试、体检、心理健康等数据,生成体育评价总览数据与个人成长报告。
运动技能是体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系统将通过设定多元化的评价项目,包括50米跑、体前屈、肺活量、仰卧起坐等各项运动的技能和表现,来全面衡量学生的运动能力。评价标准将根据年级和运动项目分阶段设定,以反映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水平和进步程度。

图示:技能测试情况

身体素质是体育基础,关乎学生的健康和运动潜能。本系统将通过测试学生的力量、速度、敏捷性、耐力和协调性等多方面的身体素质,科学评估学生的身体发展状态。通过定期的体能测试,系统能够跟踪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体检是作为评测学生个体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是对学生当前身体状况的一次全面“扫描”,更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检报告通常包含一系列针对身体各项指标的检测分析数据,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身体状况,学校、家长和学生本人应重视体检报告的评测结果,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改善和提升健康状况。
在体育评价过程中,系统倡导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除了传统的测试结果分析,系统还将关注学生的运动参与态度、团队合作能力和体育道德等方面,以实现更为全面的体育评价。系统还将结合智能设备和软件,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


4.4综合评价
4.4.1德育评价
中小学阶段的德育评价是一个全面而细致的过程,这一时期的孩子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正在逐步形成,德育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一体系,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学生的道德品质,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教育,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为未来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示:德育评价

德育评价数据来源于教师、家长登录“家校社云桥”小程序实时评价数据,教师还可登陆“星评助手”客户端实时评价。

图示:评价小程序与助手

德育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指标着重体现,也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协作探索,评价学生在积极探索、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表现,考察其在学习主动性、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及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意识,评价学生在光盘行动、乱丢垃圾、遵守规划等方面的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规则意识与执行力、道德判断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能力。责任意识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专注有序,评价学生在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与安静有序的遵守情况,主要考察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遵守规则的能力、专注力以及尊重他人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律、专注、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道德修养,评价学生在欺负同学、言行不文明、文明言行及热爱祖国的情况,主要考察学生的道德认知与判断力、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能力、同理心与尊重他人以及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通过这些指标的全面评价,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道德品质状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和引导。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

4.4.2劳育评价
劳育评价将劳动作为核心载体,不仅关注学生的劳动技能掌握和实践经验积累,还深入考察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多个维度上的表现和发展情况,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构建校园劳动文化,弘扬劳动精神,强化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图示:劳动评价

劳育评价数据来源于教师、家长登录“家校社云桥”小程序实时评价数据,教师还可登陆“星评助手”客户端实时评价。劳育评价主要通过劳动技能与习惯指标着重体现,也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具体的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习惯以及对劳动价值的正确认识。通过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可以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使其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更加珍视劳动、尊重劳动者,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良好劳动习惯和扎实劳动技能的人才。

4.4.3五育报告
根据情况,可按季、期或年生成学生综合素质成长报告,本报告旨在通过详细的德智体美劳数据评估,全面反映学生在过去一季、期或年内在五育各方面的成长情况,分析成长过程中的亮点与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报告数据来源于学生日常表现、考试成绩、活动参与、作品展示等多个方面,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5校级云平台
校级云平台提供学校层级的应用与管理服务,让学校管理者统一设定学校的学期期间、学科、年级、课堂时段等信息,建立学校的班级与学生名单,并开设全校课程与对应的班级、授课教师等服务,帮助学校系统性应用与管理。

图示:校级云平台架构


5资金预算


6、预期效益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和工具,对学生学业水平、综合能力、品德品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1、促进教育公平
通过构建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能够更公正、更准确地评估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单一评价方式带来的偏见,从而保障教育公平。
6.2、提高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评价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素质,有助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6.3、引导教育教学改革
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能够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有力的反馈,引导学校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6.4、促进家校合作
通过系统及时反馈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增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6.5、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构建有效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有助于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本方案对于构建科学、全面、有效的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够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家校合作,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