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与案例

智慧教育,全球动态

“校本课纲”的意蕴与建设

“校本课纲”的意蕴与建设
李红路  刘彬

[摘要]“校本课纲”是教师基于醍摩豆教育科技,以课程标准与学情为依据,以课时教学内容为单位编制的校本化、结构化、生成性的数字教学资源。按照学校课程类型,校本课纲可分为国家课程校本课纲、校本课程校本课纲、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校本课纲。校本课纲按照数字资源的结构与应用,分为目录形态的校本课纲和应用形态的校本课纲。目录形态的校本课纲,由“自学内容”、“学生练习”、“课堂教材”三个板块数字资源构成,以目录的形式呈现三个板块的资料数量;实践形态的校本课纲,是由目录形态的校本课纲自动生成的IES云端“自学课堂”(学生端)和IES云端连接HiTeach3“互动课堂”构成(教师端),实现课程资源的“云”与“端”、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合作探究的无缝对接。校本课纲的建设对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保持课程要素的一致性、有利于学校课程资源体系的形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课堂的深度变革、促进教师共同体的形成。校本课纲的编制,包括单元课纲和课时课纲,要收集课程资源、创新集体备课、建立评审制度、加强校际合作。使用校本课纲,可以根据学生家庭技术环境差异,以及学校实际,对“自学课堂”教学资源,选择完全使用、部分使用和不使用的方式。“校本课纲”,作为一个全新的课程概念,将成为智连环教学研究与发展之纲,对教学改革将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成为我们进入智慧课堂“下半场”的助推器。
[关键词]课程纲要 校本课纲 校本课纲意义 校本课纲建设
[作者简介]李红路,武汉智慧学区总教练,醍摩豆智连环教学工作室掌门;刘彬,全球醍摩豆智慧教育研究院中国大陆地区秘书长。


当前学校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大都从智能技术环境搭建、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模式建构三个方面推进。智能技术环境及其对应的教学模式,因教育科技产品而异,体现在“高交互”与“大数据”功能的差异上,在相互借鉴中大有趋同之势。但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却无一例外遇到“瓶颈”。一是数量不足、质量不优,无法满足日常教学需要;二是采用“拿来主义”,大都没有经过校本加工,不符合本校学生实际;三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只是零散的“教”的资源(如教案、PPT课件、微课等),缺乏结构性与生成性;四是数字教学资源开发需要花费教师较大精力,受到教师的抵制或敷衍。针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上述问题,醍摩豆智慧教育提出了“校本课纲”概念,刷新了“数字教学资源”的概念,并从技术架构、资源结构、数据生成三个方面推出“校本课纲”建设的举措。


一、校本课纲的意蕴

㈠校本课纲的内涵
⒈ 什么是校本课纲

“校本课纲”全称是“校本化课程纲要”,它是本校教师基于醍摩豆教育科技,以课程标准与学情为依据,以课时教学内容为单位编制的校本化、结构化、再生性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校本课纲按照课程的类型,可分为国家课程校本课纲、校本课程校本课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校本课纲。
登录醍摩豆官网habook.com.cn,从IES/AClass ONE登入,输入教师醍摩豆帐号(一般为手机号码),即进入醍摩豆IES“课程管理”页面,点击“教学资源”   “校本课纲”,进入“课程大纲”页面,即可新建课纲,或找到自己已建的校本课纲,进行资源的增删修改,或新增课纲内容。
在推进智慧课堂的过程中,学校一般会基于教育科技建构体现本校文化特色的教学模式与校本课程,校本课纲作为实施校本教学模式与校本课程的数字教学资源,必然体现校本特色,主要表现在教学设计的结构特点、学习方式与其他教学资源的内容指向上。

⒉校本课纲的形态
校本课纲按照数字资源的结构与应用时机,分为目录形态的校本课纲、应用形态的校本课纲。
⑴目录形态的校本课纲
校本课纲是以课时(语文学科可以是一篇课文)为单位,按照“自学内容”、“学生练习”、“课堂教材”三个板块上传教学资源,形成目录形态的校本课纲,如图1所示。目录形态的校本课纲,教学资源以目录的形式储存,课程内容和资源类型与数量一目了然。


表1  校本课纲网页上传端内容板块

校本课纲内容的每一个板块,对应着特定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如表2所示。

表2  校本课纲的内容板块对应的数字资源
注:R是必用资源,其他为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资源;在HTE格式下可编制练习补救题。


⑵应用形态的校本课纲
上传到IES云端校本课纲的数字资源(目录形态的校本课纲),自动重组生成应用形态的校本课纲,包括学生端AClass ONE自学课堂,以及教师端HiTeach3互动课堂,实现数字资源“云”与“端”、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合作探究的无缝连接。
如图3所示。


图1  生态形态的校本课纲

“自学课堂”是一种在线的前置性学习,IES连线HiTeach3教学,是线下的教学,两者组合是一种典型的混合学习的“翻转课堂”,这既代表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又能够应对“后疫情时代”的阶段、局部性的“停课不停学”。
①自学课堂。
“自学内容”与“学生练习”两个板块的数字资源,在醍摩豆IES云端自动生成“自学课堂”,由六功能大板块构成,如图2所示。

图2  IES云端自学课堂及其六大功能模块
自学课堂是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平台。学生通过网页,或手机、平板终端APP(AClassONE)登录,按照Œvyz顺序完成“基础性自学任务”,根据教师的要求和自己的实际,可选择性的阅读vw内容完成“拓展性自学任务”。

②互动课堂
网页端校本课纲三个板块的数字资源,同时在智慧教室操作系统HiTeach3自动生成“互动课堂”,由“教学资源”、“评量测验”、“课堂教材”三部分构成,供教师在教学现场使用,如图3所示。其中,“教学资源”包括主要是教师用书、微课、教案、以及苏格拉底影片链接;“评量测验”包括学习单和在线测评;“课堂教材”包括教师上课的课件(PPT/HTE等)

图3 IES连线HiTeach3校本课纲及其三部分构成

(二)校本课纲的意义
“校本课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数字教学资源,除了为“教”提供课件教材,为“学”提供自学平台外,还具有多重意义。
⒈ 保持课程要素的一致性
你要带学生到哪里去(课程目标)?你用什么带学生到那里去(课程内容)?你如何带学生到那里去(方法、手段、资源)?你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到那里去了(检测评价)?课程四问,表达了课程四要素的一致性,即课程要素之间的匹配,是课程有效性的保障。校本课纲以特定的内容结构(单元课纲与课时课纲)与编写规范(素养本位、目标驱动)保持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要素基于目标的内在一致性,成为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
⒉ 有利于学校课程资源体系的形成
校本课纲的编制,便于学校进行教学资源典藏,有利于学校形成统一的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课程资源体系;如果学校在实施校本课程中也编制校本课纲,则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课程;如果教师在校本课纲的编制与使用中进行改进与积累,则有利于形成教师个性化的课程资源。
⒊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编制校本课纲,必然思考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技术用什么?教师基于醍摩豆教育科技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可视化表征、高交互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及时采集教学行为数据进行精准教学,技术作为教学内容、学习活动、教法应用的构成要素而非组成部分,与教学深度融合,改变教学的形态(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结构(先学后教)、教学方式(数据决策)。
⒋ 推动课堂教学的深度变革
校本课纲的编制与使用,对教学的深度变革具有多方面的推动作用。其一,确保“教学-评价-诊断-补救”形成闭环,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与补救的及时性;其二,生成“教-学-研-管”数据生态,提高了教学各项工作决策的精准性;其三,校本课纲的数据生成,促进教学结构、教学形态、教学方式的变革。
⒌促进校教师共同体的形成
教师通过分工协作备课,共同完成校本课纲编制任务,做到众筹、众创、众享,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同课教学(同课同构、同课异构)智慧教研活动,有利于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并形成共同的专业发展愿景,使教研组成为一个教师共同体,实现课纲共建、问题共研、资源共享、发展共好。


二、校本纲编制技术

以单元为单位编制校本课纲,包括“单元课纲”和“课时课纲”。
㈠单元课纲
单元课纲,主要是以学科课程标准和课程与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单元教材与教师用书为依据,提炼单元课程要素,保持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检测与评价的一致性,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⒈ 单元核心知识解读
单元核心知识,是单元事实、概念性知识背后的学科思想方法,能够发展学科能力,体现学科本质特征的知识。单元核心知识解读,要从学科教学论和心理学的角度界定核心知识的内涵,并将其转化为可供学生操作的具体方法,以便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学科能力。语文的核心知识为单元“语文要素”,数学核心知识为单元“数学思考”。
⒉ 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把教学目标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级。其中,识记、理解、应用是低阶目标,教学中需要夯实;分析、评价、创造是高阶目标,教学中需要关注。根据这一分类,制订单元目标双向细目表,便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标高,并保持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练习、测评之间的一致性。
⒊ 单元学科素养教学导图
用思维导图直观呈现单元课时的核心知识教学要点,体现核心知识教学的层次性与整体性。
⒋ 单元教学检测三向细目表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从单元检测试题、知识点、思维水平编写单元教学检测三向细目标,并附录《单元教学检测试题》,保证单元教学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一致性。
㈡课时课纲
课时课纲,是依据单元课纲的核心知识与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编写单元不同课型的“自学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以及互动课堂的课堂教材设计。
⒈ 自学课堂设计
⑴自学单
自学单,又叫自学任务单或导学案,是学生前置性学习的“线路图”,由基础性自学、探究性自学、质疑问难三部分构成,现以语文、数学学科为例:
语文学科。完成识字、朗读、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等基础性自学任务,不同年级要求可以有所不同;探究性自学任务,则指向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以及语文要素的教学内容。质疑问难,可以引导学生从“思想内容的理解”与“表达方式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提问。
数学学科。基础性自学内容,主要是通过旧知复习,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确定新知识的生长点;探究性自学任务,主要是对新知识教材的阅读与理解,要注意学法指导。质疑问难多从概念的内涵、计算的算理、解决问题的思路等方面引导学生提问。
⑵微课
微课是教师根据学生在自学课堂前置性学习中重点与难点而制作的微视频(它不是教师教学的课件),其内容因学科、课型而异。一般来讲,可以是重难点讲解、方法示范、实验/操作演示等,时间一般6-8分钟。
⑶在线评测
在线评测是对学生在自学课堂前置性学习效果的检测题,一般是标准化试题,由题干与选项构成。选项一般有四个,正确答案可以是单选,也可以是多选,要注意干扰项(错误选项中的“易错点”)的设定。编制标准化试题,要注明检测的知识点与目标分类。
⑷教师提问
教师提问是简答题(非标准化试题),教师围绕教学重点与前置性学习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
⑸链接
提供相关背景资料或拓展资料(网页、视频、音频等)的网址链接。
⑹文件夹
提供相关背景资料或拓展资料的文本、图片。
⒉ 课堂教材设计
⑴TPC教案
课时TPC教案由“核心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三部分构成(“板书设计”一般作为附录)。
核心教学内容分析。教材文本解读,挖掘教材文本背后的学科思想方法,明确学科素养培养的着眼点。例如语文阅读教学,要分析课文的“语文要素”教学;数学课教学,要分析课文背后的数学思考,等等。
教学目标。一般基于学科素养,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制订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叙述,主语是学生,一般可以省略。认识目标(知识、能力)一般根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进行描述。
教学过程。新知识教学,是在自学课堂前置性学习基础上的翻转教学,教学设计要体现翻转课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一般由以下三个基本环节构成 。
①自学反馈。
通过呈现自学数据反馈、评价自学情况,进行错题补救。在此基础上梳理、聚焦核心问题。
②合作探究。
围绕核心问题,设计若干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个人自学、小组互学、全班教学,由三部分构成:
教材呈现。PPT/HTE呈现小组学习任务与要求,设计要做到任务明确、要求具体,体现学习方法的渗透与指导;
教学要点。在学生完成小组学习,进行互动展示后,教师围绕重难点进行指导、讲解、示范内容;
TPC建模。用图片的格式呈现学习活动中技术运用中的“三大基本功能”与“四大必杀技”模型,直观地呈现技术运用的过程和T、P、C的深度融合。
③穿插练习。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设计巩固性、应用性的练习,强化知识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④检测补救。
围绕教学重点出示一组检测题(事先设定正确答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打开答题正确率统计图,确定要讲解的内容,然后打开录屏功能,讲解解题思路,形成错题补救影片“胶囊”。AI人工智能会自动把补救影片“胶囊”推送到答题错误学生的个人空间(AClass ONE),学生课后观摩错题讲解影片,完成学习补救,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⒊ PPT/HTE
PPT是教师的教学文本,醍摩豆智慧教育称之为“课堂教材”,包括“学习活动”、“音像图片资源”、“重点教学内容”,以及“课堂穿插性练习”等内容构成。其中学习活动设计由“学习任务”与“学习要求”两部分构成,要求做到学习任务明确,学习要求具体。课堂教材一般用PPTX格式的PPT进行制作,便于运用HITeach3转化为HTE格式。


三、校本课纲共建与使用
(一)校本课纲共建
⒈ 建立管理制度
学校要建立《校本课纲编写规范》,包括《校本课纲编制流程》《校本课纲内容核查表》《校本课纲评价标准》《校本课纲评审制度》,确保校本课纲编写的规范。
⒉ 收集课程资源
教研组分工协作,广泛收集课程资源。一是购买与教材配套的《同步练习》《单元检测》等教辅资料;二是尽可能多地收藏学科网站、课程资源网站,以及学科教学视频网站,利用下载工具下载网站中相关的教案、课件、电子教材等课程资源,形成校本课纲的数字资源包。
⒊ 夯实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要遵循《校本课纲编写规范》,在解读教材文本,确定核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分工协作进行自学课堂、课堂教材设计。
⒋ 加强校际合作
相对于传统备课,校本课纲编写的工作量要大得多。因此加强校际合作,让多所学校同年级学科教研组教师分工任命进行校本课纲编制,既可以汇集更多的智慧与资源,也能够通过任务分解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二)校本课纲的使用
IES云端的课程资源生成学生端的“自学课堂”和教师端的“校本课纲”,并可以设置共享的对象与权限。学校使用校本课纲的差异体现在IES云端“自学课堂”的运用上。鉴于当前不同地区学生家庭技术环境条件的差异,“自学课堂”校本课纲的使用可以有三种不同水平。
⒈ 完全使用。使用完整的“自学课堂”教学设计,进行翻转教学。
⒉ 部分使用。只使用校本课纲中“自学课堂”的基本内容进行翻转教学。
自学单  (必用)
微课    (选用)
在线检测(可选)
⒊ 不使用。如果学生家庭不具备在线学习的技术环境,教师可以不使用“自学课堂”校本课纲资源,只使用课堂教材进行线下教学。


结语:纲举目张
醍摩豆“校本课纲”,作为一个全新的课程概念,将成为智连环教学研究与发展之纲,以其独特的数字资源的重组生成性和运用的便捷性,无缝连接课前、课中、课后的智慧学习活动,以及基于可视化、高交互、大数据的智慧教学活动,形成醍摩豆AI智慧学校共享的课程资源、教学模式与生本理念,对教学改革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并不断刷新我们对课程资源,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理解,成为我们进入智慧课堂研究与改革“下半场”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张海晨.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
[3]盛群力.21世纪教育目标新分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4]RM加涅等著,王小明译.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张奕华,吴权威 智慧教育之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案例.[M]台北市网奕资讯科技.2017.
[6]胡小勇.设计好微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7]李葆萍.智慧教室中的教学研究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
[8]金陵.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9]刘邦奇,吴晓如.智慧课堂:新理念 新模式 新实践[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10]赵婧. 课程资源“云建设”:动向、特点与进路[J].课程教材教法,2018(05).
[11]洛林·W.安德森著,蒋小平译.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附录

⒈ 醍摩豆智连环教学工作室校本课纲管理制度
⑴校本课纲编制流程
⑵校本课纲内容核查表
⑶校本课纲评价标准
⑷校本课纲评审制度
⒉ 醍摩豆智连环教学工作室校本课纲教学设计模板与典型案例
⑴自学课堂“自学单”模板及典型案例
⑵TBL翻转教学TPC教案模板及典型案例
⒊ 教学目标分类表



TOP